2017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7〕75号)中“统筹一片云、规范两张网、建成三大体系、强化四个支撑、落实五项保障”的“12345”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破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基本完成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既定目标,为“放管服”改革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山东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情况。
据介绍,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主要是强化了“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一、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着力把整合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
“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是困扰政务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全局高度, 多次就信息化建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对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提出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刘家义书记主持召开2次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研究,龚正省长主持召开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和3次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王书坚副省长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现场会议和专题会议具体安排整合共享工作。全省上下按照龚正省长提出的“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总体要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强力推进整合共享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里成立了由龚正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和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省直17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省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发展专项小组,及时研究破解整合共享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将整合共享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市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形成省级统筹、省市联动、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专班推动。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从有关部门单位和市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将整合共享工作任务分解细化为37类主项、81类分项、308个子项,分专题对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数据资源等任务进行推进。
三是强化项目引领。按照“不共享、不审批、不拨款”的“三不原则”,建立省级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全口径备案制度,实行项目归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边整合共享、边新建孤岛”现象。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共审核省信息化项目70个,总投资6.78亿元,其中54个项目使用省财政信息化专项资金4.39亿元,涉及跨部门、跨层级的统建项目13个、资金1.35亿元;按照“立项实施一批、整改暂缓一批、果断叫停一批”的分类处置原则,对65个新建项目进行评审复核,最终保留32个项目,核定资金3.43亿元,节省财政资金1.4亿元;全省各市建设信息化项目1010个,累计投资39.61亿元。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政务信息化工作“弯道超越”,呈现后来居上之势。去年4月份,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我省数字政务指标以71.34%的第一增速跃升至全国第2位;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18)》,我省排名全国第5位;5月份,贵州数博会期间发布的《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我省数据开放排名全国第3位;8月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我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指数以98.3的得分位居全国第1位。
二、坚持统筹云管端建设,着力打造数字政府主框架
(一)统筹全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围绕“统筹一片云”,进一步修订云服务目录、明确责任边界、提升云服务层级、提高云资源利用率,积极构建“1+N”的“数字政府”统一云平台,形成“1”个全省政务云、“N”个市政务云节点的总体架构。
(二)统一构建电子政务网络。按照“规范两张网”要求,进一步优化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搭建完成全省统一的省、市、县、乡四级覆盖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市带宽可达万兆、市县带宽达到千兆,网络节点全部采取双设备、双链路;依托外网公共服务域,建设互联网统一出口平台,做到互联网访问“可管可控”;通过建设省电子政务外网边界接入平台,在互联网、公共服务域、行政服务域之间实现数据安全、可靠、实时交互,满足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对网络环境的需求。
二是加快政务内网建设。建成政务内网省政府网络结点,实现与政务内网国家平台的连接;坚持应用和网络建设同步推进,有序组织41家省政府部门机关内网建设,加快推动部门涉密网络和涉密业务系统向政务内网迁移。
三是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专网整合。对省级原有79条专网专线(含国家部署专网)和市级专线进行摸底,逐一明确关停、迁移、对接标准。截至去年底,累计整合省直部门专网35条,市级及以下专网280条,有效解决了“专网林立”问题。
(三)推进通用系统整合。整合各级部门分散设置的政务APP、视频监控、电子邮件等基础通用系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业务互通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
一是开展全省政务类APP规范提升,关停各类APP(含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36个,归并功能160余项。建成“爱山东”统一政务APP,接入社保医保、交通服务、违章处理等658项与公众服务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今天的发布会,也标志着“爱山东”政务APP正式上线。推动非涉密办公业务的移动应用,建设并部署全省统一的移动办公服务平台“山东通”,为全省政府内部移动办公、移动签批、信息互通提供保障。
二是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原则,统筹省级“雪亮工程”建设任务,整合利用天网、应急、城管等平台,建设省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截至去年底,实现各市政务服务、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视频平台与省共享平台全对接,有力促进图像数据集成应用。
三是完成“山东公务邮”部署,全省注册用户65万个,同步关停省直部门和各市及以下部门自有邮件系统80余套。
三、坚持“以用为大”,着力破解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难题
(一)抓住重点,健全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数据共享开放是整合共享发挥作用、落地见效的基础和重点,从无到有建设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数据开放平台,打通了这条“主动脉”。
(二)解决难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针对企业群众办事手续繁琐、证明材料多、来回跑路等备受诟病的难点问题,积极利用整合共享成果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
(三)化解痛点,优化升级业务协同体系。针对过去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府工作“碎片化”、“部门化”这一痛点问题,大力推动政府部门间文电办理、申办流转、业务协同等工作。
一是建设省统一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将省直单独管理的45个网站平台整合为1个,实现全省网站一体化管理。
二是以省政府公文交换系统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业务协同平台,基本完成各市、省直各部门自建OA办公系统与省业务协同平台的对接,推动全省电子公文“限时办结、全程留痕”,提升全省电子公文运转质量和效率。
三是实现政务服务热线整合提升,截至去年底,整合省直部门热线31条,各市平均整合市直热线40余条,整合比例达到80%,共汇聚集中1.6亿条热线数据,建成全省统一的12345服务热线。
(四)消除堵点,不断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着眼于为“一次办好”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力支撑,努力消除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问题。
一是从去年5月开始,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解决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的有关要求(每月1批、每批20项堵点),组织各市各部门开展群众办事堵点问题疏解,重点在身份认证、商事登记、交管业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重点领域解决堵点问题99项,减免提供相关证照28类。
二是以实现“3545”为重点,围绕“一次办好”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相关领域数据共享推进力度。建设并开通企业开办“一窗通”等服务系统,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3天内完成;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相关流程,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五)推进试点,为整合共享工作提供山东经验。按照“总体工作走在前列,单项工作打造山东样板”的要求,积极推进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2018年国家数字经济试点和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等四项国家试点任务,选取省内部分单位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开。按照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选取6个市和8个省直部门作为试点单位,组织编制并上传试点目录清单1835项、试点实施清单3.38万项,建设完成支撑系统,推动实现6类试点事项上网运行,推送完成240余万条办件数据,如期实现与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库的对接。选取5个市、2个区(市)和7个省直部门作为试点,启动在线打证、系统对接、统一身份认证应用、“一窗受理”等四项试点工作,破解流程打架、二次录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完善了政务服务水平,促进了业务协同办理。将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列入我省整合共享应用试点,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开通企业融资在线服务系统,根据企业在线提出的融资需求,人行济南分行通过省共享交换平台,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几十条企业信息自动匹配,迅速推送到省、市、县三级1.5万家银行基层网点。系统上线以来至去年底,一年多的时间已为企业提供服务4685次,线上累计贷款534亿元。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典型案例。
四、坚持总结经验、固化成果,着力推动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注意认真总结工作中创造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研究上升为创新性、标准化政策措施。
一是规划引领。按照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关于加快建设“数字山东”的重要指示精神,由省有关部门牵头,专项工作组同志参与,制定了《“数字山东”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二是制度供给。制定出台《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37号)、《省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实施细则》(鲁政管发〔2018〕1号),明确省级电子政务项目必须履行规划审核和报批程序。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升工作方案》(鲁政办字〔2018〕135号),有力助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印发《电子公文“限时办结、全程留痕”实施办法(试行)》(鲁政办字〔2018〕145号),加快推进内部办公业务系统的整合应用。
三是标准规范。制定出台《山东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山东省电子政务网IPv4地址规划试行版》、《上云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责任落实表》、《山东公务安全邮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基础设施运维。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标准,注重数据和通用业务标准的统一,共制定《政务数据资源体系 总体架构》、《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交换规范》、《公共数据开放 第1部分:基本要求》等八项地方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规范》、《政务大数据 清洗加工规范》、《公共数据开放 数据管理规范》等十八项工程标准。
五、坚持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强化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健全体制保障。在整合共享工作前期,省里成立了省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设在省政府办公厅。在这次省级机构改革中,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设立省大数据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进一步强化对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在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中,明确提出市政府办公室(厅)可加挂大数据局牌子,也可组建大数据管理部门,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二是强化智力保障。邀请40名国内知名业界权威专家成立山东省电子政务和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整合共享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加强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的日常联系,在规划编制、项目评审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外脑作用。统筹做好各层级业务培训,先后3次举办全省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培训对接会议,针对具体问题经常性开展业务对接,通过专题授课、座谈交流等形式,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信息化能力水平,确保人员素质与整合共享需要相适应。
三是抓好监督保障。注重加强督查考核,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列入省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两次督查和一次专项调研,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从去年8月份开始,对整合共享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实施台账和清单式管理。首次将整合共享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更加凸显。
四是落实安全保障。与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等安全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强化云、网等基础设施安全设计、安全运维、安全监测、安全管理;构建应急协同机制,全力确保“上合组织峰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云、网安全。强化政务信息资源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防护,完善敏感数据和涉密信息等方面的安全管控和保护措施,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厘清数据拥有者、使用者、管理者权责,守好数据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