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着力低碳生活,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报装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强化部门协同、构建网办系统、坚持需求导向等形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申报过程中“环节多、材料多、耗时长”等问题,大幅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一、强化部门协同,实现权责清晰“抓重点”
一是理清实施范围。“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报装一件事”集成改革实施范围为国网临沂供电公司罗庄供电部直接供电管理范围内的“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等邻近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体文卫、城市公园等具备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条件的公共区域。同时注重对乡镇区域的延伸覆盖。通过新建一批运营的沂堂镇、褚墩镇、黄山镇等6个场站,促进全区镇级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是明确报装情形。对已具有用地权属证明或完整租赁相关材料的用电主体,其申报信息由“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直接推送至供电公司受理办理;对在公共区域内申请报装的用电主体,由供电公司确认该主体归属于“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推送的道路类、公园类、社区类、企业类、其他类等不同类别后,再进行受理办理。
二、构建网办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破难点”
一是着力推行“无感式”办电服务。线上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一件事”服务专区,推动山东政务服务网和网上国网系统互联互通。申请人网上申请后,政务平台通过数据共享,直接调用企业的营业执照、用地权属等信息,形成业务工单后推送至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结果同步推送至供电公司,为用电主体提供“订单式”全链条服务,实现数据共享、零证办电。截至目前,为43个用电主体办理“无感式审批”,线上调取电子证照215份,平均提速95%以上。二是整合关联事项集中办理。通过整合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报装办理流程,将涉及的充电桩报装申请、用电地址权属证明、电子证照、施工方案确认等事项集成办理。改革后,针对低压非居民接入用户2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针对高压接入用户,接到工程竣工报验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3个工作日进行装表接电,申报流程由原来的线下跑5个部门转变为“一站式”线上申请,综合提速90%以上。
三、推行容缺受理,实现服务民生“出亮点”
充分运用“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对于申请人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电子证照实行线上共享调用,实现“免证办”。对于提交证明材料暂时有困难的申请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推行材料容缺受理,在收到申请后,即时与申请人预约现场踏勘充电桩安装条件,确定供电方案,材料可在供电公司开展装表接电工程施工前再进行补充。打破了以往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才能受理的传统模式,解决了办事群众因材料不齐问题而导致的“启动难”难题,最大限度缩短从审批到完工的期限,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和办事体验。截至目前,罗庄区首批51个口袋公园公共充电桩已通过“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实现全覆盖,极大方便了周边群众充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