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沂南县将创建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建设数字强县总抓手,探索出具有沂南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成功入选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9月,在国家工信部主办的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智慧城市专题赛决赛中,沂南县“5G赋能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智’理体系”项目获得一等奖。
一、突出“硬件、数据、需求”三个导向。一是硬件导向夯实基础配套。投资1.5亿元新建5层1大脑”主体大楼,重点建设应用统一门户、数据中台、时空地理一张图等平台,内设11个主题信息资源库和8个专题信息资源库,联网视频监控17180路,汇聚12345热线、执法办案平台、群众随手拍、视频AI分析等渠道数据,为大数据深化应用及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加强光纤网络、移动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配备,大力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城区范围内建有5G基站311架,实现光纤网络全域覆盖、5G移动网络城区范围和乡镇重点区域全覆盖。截至目前,光纤网络城乡平均接入能力分别达240兆和100兆;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650千兆,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带宽达140千兆。二是数据导向促进资源汇聚。构建城市精治、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多跨协同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加强无证明城市、教育入学、普惠金融等重点专项数据汇聚,促进数据资源汇聚从延时向实时、从线下数据向系统对接转变。目前,县大数据资源库基础库已汇聚41个部门687项目录,数据总量达780万条。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力度,2022年沂南县开放数林指数居全市各县区第1位,被评为县级标杆。三是需求导向推动精准实施。开展为期2个月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暨大数据创新应用“问需于民”专项行动,推动“问需于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充分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和建设期望。将征集的问题期望及时汇总整理,并反馈有关部门进行销号管理。目前,累计收到“问需于民”专项活动调查问卷反馈5万余份。
二、抓好“社区、园区、场景”三个示范。一是建设智慧社区示范样板。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提升行动,鼓励先行先试、特色发展,打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聚力朝阳、卧龙山等8个社区,争取省级扶持资金25万元,并实施具体指导,打造省级智慧社区,为全县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样板支撑。目前,8个智慧社区均已通过省级评估,并达到省级考核标准。二是创建数字园区(片区)示范工程。建成经济园区智慧平台,汇聚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管、市政交通、园林绿化等30余项数据,结合业务建模、算法设计、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数字化应用,实现经济园区“一图汇聚数据、一网服务共享、一体业务联动、一屏尽览全局、一键智能决策”。截至目前,共培育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家、市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2家,获得市级奖补资金14万元。三是打造应用场景示范案例。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发挥大数据驱动作用,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科学决策、要素配置、数据支撑等领域实施一系列突破行动。目前,已发布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场景4个,打造智慧停车、智慧应急、智慧养老等方面智慧应用场景35个,12个智慧应用获评“2022年山东省智慧应用优秀案例”,其中《“五个一”数字底座打造城市“智”理业态》《居家养老托起孤寡老人幸福“夕阳红”》分别荣获省级智慧应用案例一等奖、三等奖。
三、推动“安全、政务、乡村振兴”三个创新。一是加快城市安全保障创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对接无人机18架、森林防火监控105路、河流湖泊视频120路、企业监控1000路、特种设备7610个,通过对森林、桥涵、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实时监控,全面解决自然灾害预警难、处置慢等问题。目前,数据传输时延下降至毫秒级,事件识别精确度达95%。二是实行政务随行专网创新。利用5G切片技术建设政务随行专网,保障网络隔离和可靠访问,形成有线网络备网,实现手机移动办公无感知访问政务网。专网接入数据超522万条,服务公务人员超2000人,拓展智慧政务应用场景10个以上,助推政务公文资源汇编成为沂南数据资产。目前,专网40兆公文下载速率降至2秒,移动办公效率提高20%。三是强化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宣传创新。在全县16个重点景区全覆盖5G网络,结合5G+AI分析实时预警异常状况,通过5G+4K技术实现旅游互动直播、高清画面实时回传,全面提升景区安全管控力、县域旅游影响力。在孙祖、青驼等红色展馆创新实践5G红色云游直播和5G+VR实景导览,让群众通过互联网身临其境感悟红色历史、感受红色力量。目前,全县景区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8%,红色展馆线上参观率提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