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深入贯彻人社部关于取消集中认证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养老待遇领取资格方式方法,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县人社局依托大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拆除数据藩篱,多方位整合资源,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多源海量数据,打造养老服务专题数据中心和AI赋能中心,通过比对医保、交通、民政、公安、司法等数据,分析待遇领取人员生存状态,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农保、失业、工伤及工亡遗属全覆盖。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活动,对无法通过数据获取信息的人员,兜底认证,实现“寓认证于无形,寓认证于服务”,待遇认证静悄悄。
一、探索养老人群特点,建立养老特征专题分析系统
利用数字画像技术和特征分析系统,建立养老人群的特征信息库,为养老认证提供信息支撑。系统整合公安、民政、医保、交通多部门人口认证信息和人脸识别特征信息,提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性别老人的特征和行为,科学分析和智能分类,实现老人特征深度学习与分析平台。针对以下各类人群和年龄进行匹配分析,实现数据基础。
在支付宝或爱山东上“刷脸”认证的人;
当年有住院就诊记录的人(包括异地就医者);
近几个月使用过山东健康码出行的人;
当年办过老年公交卡年审的人;
一年内乘坐过火车或飞机的人;
当年使用过临沂旅游年卡的人;
二、社保专题数据汇聚,打造社保信息中枢
蒙阴县大数据中心第一批实现了与省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首批将全县50多万社保人员信息、商事主体信息以及退役军人等各类专题信息进行了对接,实现了蒙阴县各类专题数据库,为大数据赋能优政、惠民提供了数据基础。针对本次社保静默认证,建立“银发绿色通道”,开发银发专题服务数据中枢,逐步实现老年人“无码出行”,使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数字红利”,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建设感知体系,实现常态化多维度数据采集
融合县区内公安、交通、社会治理和行业部门感知摄像头进行智能抓拍,数据统一汇集到AI视频融合赋能系统。目前主要利用分布在在医院,宾馆,超市,政府,重点道路,汽车站,酒店等重要地点的摄像头进行布控,已经接入3000多路摄像头,正在将社会治理、城管等各类摄像头纳入到识别系统中,实现更广阔的采集渠道。3000多路摄像头会实时进行人脸捕捉,并传输给视频融合赋能系统对数据进行清洗治理,进而实现系统识别与应用。
四、探索智能识别应用体系,实现静默认证新模式
AI视频融合赋能系统结合大数据中台服务和系统赋能平台,实现了视频场景治理、智能分析编排、研判中心、人脸识别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组成的应用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系统根据照片面部特征进行“电子画像”,将满足“银发”特征的数据进行照片库比对,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算法对比。进而得到对比结果和核实结果。通过大数据共享技术推送到市人社平台系统中去,完成最终的后台静默认证。
五、推广应用模式,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系统结合市社保平台授权应用,打造蒙阴县应用模式。系统同步人社部门养老服务系统,挖掘应用场景,将各类赋能应用融合到优政惠民服务中。结合获取的各类准确研判信息,实现福利发放、助老信息推送、资金管理等各类应用,实现静默认证、免审即享等智能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