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导致的公共资源浪费和财政资金重复投入,使基层政府能够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更多的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当中来,在市大数据局的指导下,河东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以开启新时代现代化数字强区建设为契机,从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服务体制机制重塑着手,通过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从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项目可行性评审上重点发力,依托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积极探索信息化项目“统筹统建”新模式,成功打造了河东区“智慧残联”平台、河东区“驿站办”服务平台等统筹平台建设样板,为全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先行先试经验。
一、出台“一个办法”,完善制度强化规范。根据《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数字强市办发〔2021〕1号)工作要求,河东区大数据局建立健全电子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办法,研究编制《河东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项目申报、建设、验收等全过程管理监测,统筹兼顾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目标,杜绝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一体化推进项目整体设计和实施建设,增强数字化建设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筑牢全区“数字基石”,凝聚数字化发展新动能。
二、围绕“一个核心”,需求牵引联合发力。着眼全局集约建设。每年年初,按照“以统为主、统分结合、注重实效”要求,由区大数据局牵头,协同有信息化项目建设需求的部门单位,共同确定信息化项目建设年度清单,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项目统筹“应统尽统”,杜绝项目重复建设导致的资金浪费和公共资源重复投入。精准定位共求作为。根据工作要求和民生需求,全面树立一盘棋思想,依托年度清单制定一揽子计划,变单部门“孤军奋战”为多部门“集体推进”,齐抓共管保障资金和人力等要素供给,齐心协力同推项目建设。统筹统建高效有序。项目建设过程中,数字强区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建立信息化项目库,明确细化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项目环境技术标准、数据资源共享标准、接口标准,确保信息化项目集约统筹建设。同时,对年初未申报信息化项目需求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又急需建设的项目,可通过项目预算统筹进行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区大数据局牵头组织市级专家项目评审会4次,审核通过项目建设方案12个。
三、依托“一个平台”,线上留痕提升效能。依托全市政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河东区将线下申报办理工作转移至线上办公,采用电子化流程管理,对项目申报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将可行性分析报告拆分成背景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特色、创新应用场景等12个模块,同时对申报、审批流程中各环节的修改记录留痕,将修改信息项分类后以时间维度进行倒序排列,申报单位、审批单位均可清晰地查看申报、审批环节中每一项信息的历史修改记录,实现业务数据全流程的可查、可管、可追溯。同时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对项目的方案评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数据运营、绩效评估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实现资源集约协同。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大数据局会同财政、审计、需求单位,聘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验收和交付,实现验收即交付、建管分离,奠定了全区统一数字底座、业务中台等系统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