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新区坚持为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探索创新审批服务模式,积极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以系统互联、数据共享为支撑,加快由“基于材料审批”向“基于数据审批”转变,大力推进智能化审批,成功实现了个体工商户证照的“秒批”办理。以往需通过人工预审及人工审批等流程,现在仅需十几秒,即可完成审批,同时可提供24小时线上申报、审批服务,将登记申请、审批、打证三个环节紧密地整合到了一起,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已为795户经营户提供“秒批”服务。
审批事项全要素、全流程实现标准化。通过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的梳理,编制并公布了“进驻线上线下大厅事项清单”、“一窗受理事项清单”、“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四办清单”、“零跑腿事项清单”、“一件事清单”等10余类事项清单,明确相关单位的权力和责任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全覆盖;对我区612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按照省市县“三级十同”的标准,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内的200余个要素进行标准化梳理,并同步在政务服务平台及山东省“一网通办”总门户发布展示;结合“一窗受理”改革需求,制作了60余个高频事项“零基础”模板,并同时提供给办事企业群众、窗口受理人员、后台审批人员,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加强审批后审管联动衔接,强化制度保障。简化事前审批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放管服”改革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与其他审批形式相比,智能审批通过减申请材料、减审批环节、减审批时限实现了“加速度”,在便利化了审批过程的同时,对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持续推动审管联动平台使用,进一步明确审管双方信息共享、工作互动的流程,审批事项办结后,1个工作日内向业务监管部门推送,建立健全了审管衔接机制,切实去除“秒批时代”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沂河新区将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坚持体制创新与“互联网 ”融合促进,通过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实现从传统的“大厅集中办理”到“线上不见面办理”再到“无人审批智能办理”、从“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到“自助办、智慧办、即时办”的跨越,带来了审批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将全区的审批服务便利化程度推到了新的高度,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积极打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