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数字临沂>>正文
蒙阴县: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 以科技治超助推交通执法走在前列
2023-03-30 09:41   临沂市大数据局网站

治理超限超载等违法运输车辆,是交通行政执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违法运输行为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营商环境损害严重。蒙阴县依托“互联网+监管”,强化大数据运用,深入推进科技治超,在全市率先启用科技高效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大大提升了交通执法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进一步营造了公平公正的道路运输市场营商环境。

一、对超限超载治理检测站进行功能升级,对运输车辆自动筛查

超限超载治理检测站是蒙阴县治超的中心机构,2019年6月,投资150万元启动了超限检测引导设施建设项目,新建了货车专用车道,配备了动态称重磅、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电子抓拍系统、电子显示屏等,2019年11月正式建成使用。升级后,途经的过往货车不停车即可称重检测,车辆载重信息自动采集、即时显示,超限超载的将由执法人员引导至旁边的停车场进行核查、处罚、卸载,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精准程度,有力的打击了违法运输行为。引导设施启用以来,已累计检测车辆54万多辆,采集超限10%以上车辆信息673辆。

二、改革执法手段,在全市率先开启非现场执法模式

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是通过科技手段对车辆自动称重、自动抓拍、信息自动录入的一种高效的新型执法模式,其采集的违法运输信息,可直接作为处罚依据,能极大提高超限超载治理的覆盖面、准确率,有效降低执法风险,是交通执法的发展趋势。蒙阴县对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的推广应用高度重视,专程赴河南范县、山东枣庄等地学习借鉴了先进经验,投资300万元建成了G205常路、界牌两处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2020年5月10日正式启用,蒙阴成为全市第一个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的县。检测点启用以来,已累计检测车辆107万辆,超限车较启用前下降85%,效果显著。

三、科技治超与人工治超相结合,提升巩固执法效果

“互联网+监管”、非现场执法等科技措施的运用,为交通执法提供了更加高效、有力的手段,蒙阴县坚持将科技治超与人工治超相结合,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把路面执法、称重检测、停车卸货、违章处理四个环节,认真落实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强制卸载等要求,规范自由裁量权标准,查扣车证信息全部入网,阳光操作,公平公正。积极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强化部门协作,与交警部门联勤联动,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通过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运输车辆827辆,卸载货物13279吨。

科技治超,让超限超载等违法运输行为无处遁形,为蒙阴县广大道路运输企业营造了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促使蒙阴县道路运输市场快速发展壮大。今年1-8月份,蒙阴县新增货运企业85家,新增货运车辆16248辆,目前全县货运企业已达412家、货运车辆5.1万辆,货运车辆数居全市第二名。

关闭窗口